网络化时代名人话语的 “含金量”?
2019-12-16 11:28:52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   在信息网络化传播的时代,引用名人话语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时尚。但人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很多名人语录的引用是不准确的,甚至是错误的,例如,爱迪生关于天才的论述就被掐头去尾地赋予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含义;钱学森关于杰出人才培养的疑问,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问题,也被赋予了“特殊”的宏大意义;托尔斯泰的名言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”,这句话被不假思索地当成了至理名言,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有问题的。幸福的家庭,幸福的个人都各有其原因,有人因事业上的成就感而幸福,有人因热爱社会慈善而幸福,也有很多人因为跳广场舞,玩麻将而幸福,“幸”和“不幸”其实都各有其原因……,因为是名人说的就是正确的,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思维定势。

    大众传媒中,名人名言漫天飞,名人语录被曲解,被错误引用的现象比比皆是,麻烦的是普通读者很难识别这些名人语录的真伪,以讹传讹的现象自然就难以避免。既然这样,为什么五花八门的名人语录还是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公共话语空间呢?

  第一,这是人们追求“简约化思维”的结果。在信息化时代,多种多样的观点令人眼花缭乱,不知所从,人们必然寻求简单的路径得到结论,在名人的话语里找依据当然是最方便的,这时候一句名人的“名言”,就传达了一个“真理”,就让人们得到了想要的“结果”,这省去了思考的麻烦。

   第二,名人名言可以让媒体语言具有华丽的“外表”。我发现很多观点其实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,但为了增加话语的影响力,作者会引用名人的观点作“包装”以增加可信度,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观点显得有“依据”,也似乎更“正确”,这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缺乏“底气”的表现,同时,它的意义在于迎合了缺少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的阅读需要。

   第三,名人语录出错却又被人们相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读者很难查证真伪。公共媒体上的名人话语,不像专业的学术观点,它一般是直接陈述,不用标出引用来源,交代复杂的知识背景,名人语言的表述基本没有学术规范的约束,这是导致名人语录频繁出错,误导公众的原因。

   面对媒体传播中的这些困惑我们怎么办呢?第一,通过全民文化的进步逐渐减少产生这一现象的文化土壤。盲目的权威崇拜是产生名人语录泛滥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。其实很多作者因为骨子里缺少自信,喜欢名人的话语给自己“壮胆”,让自己平淡的观点披上名人语录的靓丽外衣以招揽读者。作为文化修养和思考能力弱的读者,内心“无主见”,必然产生名人语录依赖症,这也给错误名人语录的泛滥提供了大众心理基础。

   第二,读者需要自觉构建“审辩式”思维(Critical Thinking)的能力。怎么使用证据和统计数据去思考一种观点?如何让思考和推理具有逻辑性?得出结论以后怎样保持合理的反思(Reflection)与自觉?其实,这些就是相对不容易被假名人语录误导的重要思维素养。在忽视思维能力培养,以传承已有知识为主的学习模式影响下,很多人并不具有这样的思维能力,崇拜名人和他们的“著名语录,自然地成为一些网络媒体读者的“性格”。

   第三,通过打造阅读型社会提高公众的文化修养,尤其是学术修养(迎合民粹,贬低学术是一个错误的潮流),这样公众才能具备识别假“名言”和假“语录”的知识修养。名人语录的泛滥和误导,其实反映了大众文化的浅薄和精神内涵的空洞。

   在公众媒体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,那就是文化水平,学术修养越高的作者,越少去引用名人的话语,即使引用他们也会很谨慎,而且更多是出于分析与辩驳的需要,而不是出于崇拜和增加自己话语分量的需要。因为他们的学识修养使他们有“底气”,有内心的自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 

   是的,名人的语录和格言警句有独特的文化价值,很多名言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积淀与结晶,它以一种通俗,简洁的语言模式引导着人们的行为,这就是它真实存在的理由。

   但是缺乏特定“语境”,甚至经过刻意删减过后的“名言”就会失去它本真的含义成为一种虚假的名言,误导公众的认知与行为,在传播媒体多元化的今天,在大众心理普遍浮躁的年代,对名人名言我们在尊重的同时还是应保持一点疑惑与谨慎,不要在一些虚假的“名言”面前丧失我们的理性精神,这是网络化时代媒体读者应有的素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 游永恒
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